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孤独症孩子辅助方式有哪些?

辅助是行为训练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巧,不仅可以帮助孤独症孩子减少挫折感,还能让孤独症孩子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,减少面对他人时的心理压力。

辅助是强化得以实现的手段。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,被使用在有意识引发正确反应(所期望的反应)时。帮助孤独症孩子在指令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,以保证孩子反应的正确性,使强化得以实现。

在孤独症康复中,常用的辅助方式:

1、身体辅助:

通过接触孤独症孩子的身体,帮助他完成正确反应行为。这种辅助也就是“手把手教”。只是在训练中视孩子所的内容不同,接触孩子身体的部位不仅是手部,还可能是其他部位。

例如,家长发指令:“摸小熊。”孩子没有去摸。家长拉起孩子的手放在小熊上做摸的动作,说:“宝贝真棒,你摸到了小熊。”

2、动作示范:

通过示范指令的动作帮助孤独症孩子理解并完成。例如,家长说:“拍拍手。”(只发出指令,不做动作)。孩子没有拍。家长说:“拍手。”并做出拍手动作后,孩子跟随示范动作完成拍手。家长说:“宝贝真棒,这是拍手!”

1611827416209710.jpg

3、语言辅助:

包括口语辅助和非口语辅助(图片、文字、符号)。例如,家长问:“这是什么?”孩子没有反应。家长(2秒以内)说:“汽车。”孩子重复说:“汽车。“家长说:“对了,这是汽车。”

4、方位辅助:

将刺激物放在孤独症孩子容易给出的正确反应的位置上。例如让孩子指认卡片汽车,我们把目标卡片汽车放在离他近的地方。

5、反差:

改变刺激物与其他物品的反差程度,诱导孤独症孩子做出正确反应,如大/小、生/熟等。例如我们教孩子辨别苹果时,把目标卡片或实物苹果放大在孩子面前呈现,其他卡片或实物则呈现相对较小的,让孩子更容易关注到苹果。

6、手势辅助:

用手势或动作指、拍或碰刺激物,帮助孤独症孩子做出正确反应。例如,家长说:“把碗放在盘子里。”孩子拿起了碗,没有往盘子里放。大人用手指一下盘子。孩子把碗放到盘子里。家长说:“宝贝真棒,你把碗放进盘子里了。”
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