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宇,一个13岁的大男孩。2022年10月入校时,是名动一时的“暴脾气”:动不动就打自己,为此,手背和太阳穴都已经有了老茧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孩子的行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。与此同时,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也是显著的。
1、孩子不怕靠近电磁炉了
为了培养孩子们基本的生活能力,我们青少年部的学员几乎都要学厨。
开始学习厨艺的时候,我们发现他特别害怕油锅那种“滋滋”的声音,根本不愿意靠近电磁炉。
一节课的时候,我们先让小宇站在锅旁边看着同学们操作,让他慢慢适应。
二节课换成了煮面,在没有开火的时候,我尝试把目标进行分解,循序渐进引导小宇接受。首先一步是解决孩子害怕的紧张情绪,先让小宇手指碰一下锅的把手,然后一边告诉小宇这个没有危险,然后慢慢的让小宇摸一下、握住一秒钟、握住半分钟。小宇发现这个好像没有什么问题,我再开电磁炉,小宇就又害怕了。于是,再次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小宇不再害怕电磁炉了。后来我们换成炒菜的时候,小宇听见油锅的声音还是会非常害怕,不愿意靠近。有了之前煮面的经验,这一次轻松了一些,孩子很快就接受摸着锅把了,但是害怕是肯定会害怕的。不过,他已经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,努力尝试了。
2、孩子学会了吃蔬菜
在吃饭上面,小宇刚开始来的时候,坚决不吃蔬菜。一次陪同小宇吃饭的时候,我就和小宇斗了会耐力,让小宇吃了一口他非常不喜欢的青菜。当他咽下去的时候,立马就夸奖表扬他。不过,在吃下去一口之后,小宇很快就把碗里剩下来的青菜都吃了。同时,我也发现,小宇吃东西根本不咀嚼,直接就咽下去了,也正是因为这样,孩子在在吃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呕的情况。也因为不咀嚼,对于一些大块不好吞咽的食物,孩子自然而然就不会喜欢吃,比如:木耳、花菜、莴笋等。
在发现这个情况后,我开始给他示范,面对面,让他看得见我是在咀嚼菜,然后咽下去。孩子是可以理解得到,后来我说:“嚼一下”,孩子就会咀嚼,而不是直接下咽。当然,不喜欢就是不喜欢,并不会因为我一时的介入,就让他变得喜欢咀嚼,喜欢吃蔬菜了。和旧瓶装新酒一样,一碗饭里,有喜欢的菜也有不喜欢的菜,只要不至于因为挑食、偏食导致营养不良就好了。
一段时间后,我发现孩子喜欢吃凉粉、辣椒、粉丝、酸菜,还喜欢喝汤。当然,他也慢慢适应了蔬菜的味道,不再那么抗拒了。
现在,吃饭的时候,我已经不会过多干预孩子吃饭,一碗饭菜,孩子每次都会先吃喜欢的菜,然后吃米饭,后吃不喜欢的菜。每一次吃到后面,孩子不想吃了,我就会告诉他吃完了就可以喝汤了,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去吃那些自己不喜欢吃的蔬菜了。
3、孩子的主动语言也出来了
小宇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动不动就发脾气打自己的暴躁孩子了。他的精细动作还可以,在学习扣扣子,削土豆皮的时候,小宇学习的很快的,并且对此非常感兴趣,在学习削土豆的时候,直接就停不下来,削完一个还想削。
小宇的情绪行为逐步稳定下来后,我们还发现,小宇的记忆力不错,我们吃饭之前会朗诵感恩词,小宇刚开始每次都没有参与进去。可是,某个下午,小宇自己一个人的时候,把整首感恩词全部背完了。小宇还是个小曲库,还很喜欢唱歌,并且记得许多歌,自己玩的时候,总是会突然就唱起歌来。
因为我们经常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前几天,刘老师非常开心地跟我说,昨天晚上小宇自己玩了一段时间,突然跑过来说:“喝开水,喝开水”。
从本身的需求开始,小宇开始有了主动表达和互动的表现了!
近期也有两三次,小宇自己玩着,然后跑过来跟我说:“陪我玩”。小宇也有了自己喜欢的老师,放学的时候,看见自己喜欢的吴老师叶老师等等,都会主动地跑过去和他们玩。是不是很棒呢?
4、前两天晚上,我就带着孩子和小宇妈妈视频通话,这是孩子转来这一个多月一次和妈妈视频。孩子一看见妈妈,就马上打了一下自己的头,手机屏幕中只可以看得见小宇的脸,小宇妈妈并没有看见小宇打自己。小宇发现妈妈没有理他,就把手放下继续玩了。这个时候,小宇刚刚洗完澡,状态很好,一直都是笑着的。妈妈就在说小宇很开心这件事,我就突然回想到这一个多月,小宇的笑容的确越来越多,现在几乎每天都会笑。小宇妈妈说,小宇在家,自己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小宇,一不注意就会出现严重的情绪行为。而现在正在和妈妈视频的小宇依旧是笑容满面,甚至在唱歌。
视频结束之后,我仔细回想了小宇这一个月的变化,小宇并没有一下子发生很大的改变,没有一下子就没有情绪行为了,没有一下子就学会做饭了,没有一下子就会什么技能了。可是小宇这一个月,正在慢慢的改变,正在慢慢变好,那些逐渐多起来的笑容又何尝不是证据呢?
尾声
我们的孩子慢一点,没关系,我们全力以赴支持下,只要孩子在一天比一天好,我相信孩子会更好。期待小宇未来更好的明天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