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乐一融合家长培训公益班后的心得体会
得知乐一融合有两天一夜的家长培训消息,我忐忑不安地跟爸爸说:“我是想取得贺妈的支持的,希望你跟我一起去参加。”后来,经过确认,爸爸同意了。至于天蓝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,我没有期待。
5月1日,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了缙云山游玩了一天。
5月2早上,我对天蓝发出了邀请。告诉他,婆婆爷爷不会来给他煮饭。如果在家,需要自己解决午餐和晚餐。然后我们就准备出门了。他看着我们真走了,就着急地跟着我们出来了。
来到学校,天蓝让我们先进去,他就在外面等。
在外面?我是有点小小的担心,他的乘车卡和手机没有带在身上。
后来,我发出了三次邀请,他都拒绝了。
“那好啊,我们就在里面培训,你什么时候想进来,就去学校找彭老师帮忙哟!”
“喔,你是说彭老师吗?你们去,你们去,我就在外面”。
就这样,我带着忐忑踏进了培训现场。
当我看到微信群的照片和视频——看到天蓝在滨江路上牵着一个小小孩儿的照片。我就想起,有时候他在家里也会带弟弟一起去看书啊,那种感觉非常的棒。
原来孩子还可以支持到陌生的小孩!孩子当天的总体表现非常不错。当然,这跟老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。
5.2晚上,回到家,天蓝就表示“不想去了”。当天晚上,我不敢对他讨论去还是不去的问题,因为我怕激怒他。
好好说话带来的改变
5.3早上,我再次邀请天蓝一起去上课。他又跟我说了一句:“我不想去了。”
因为前一天学习了有效沟通的方法,我尝试着把他的感受表达出来:哦,你不想去了。你是觉得很烦吗?你是觉得害怕吗?还是怎么了?
天蓝回答:我就是不想去了。
我问:那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想去呢?
天蓝说:我不喜欢那些小小孩儿,
我问:什么原因你不喜欢那些小小孩儿?我还看见你牵着他们的手,跟他们一起玩呢?
天蓝回答:我听到他们的哭声和闹声,我就很烦,我不想去。
我说:哦,是这样的呀。
这时候,爸爸在旁边说:那你闹的时候,你想一下舒不舒服嘛。
听到爸爸的话,我好崩溃,本来在说事,结果又开始了评判。听到爸爸这么说,孩子明显就情绪有点对立了。
当时我想:允许吧,不想去就不想去。
是的,我怕他闹,我已经失去了信心。
于是,我跟孩子说:知道了,你不喜欢小孩儿哭闹,嗯,我们天蓝就不喜欢哭闹这些声音啊。
这时候。天蓝一边拿着扫帚一边说,“嗯,我想我还是在家里做清洁就好了。”然后他就去挨着每间房子每间房子去扫地。我见事说事,当即表扬了他。
“照顾好自己,我们在车库里等你。”我还想努力一把,诱导他和我们一起上车。
于是,我在车里又给天蓝打电话。
他说:“你们走吧,你们走吧,我就在家里面做清洁。”
“我和爸爸在下面等你,等你十分钟,你不来我们再走。”
“你们走吧,你们走吧,我在家里面做清洁。”电话的那一端还是这样说。
“好吧,时间到了,我们就要走了,拜拜。你会照顾好自己的,是吧?”
中午11点的时候,我给他打电话,在睡觉。
下午3点钟给他打了个电话,他也在睡觉。
我当时有点儿苦恼:哎,是要给他找点儿事做。
于是,我跟他商量:“那你晚上五点做饭哈?”
天蓝说:“好,我知道我知道。”电话挂了。
培训后回到家,我和爸爸敲门,天蓝打开门。
我问:中午吃的啥?
天蓝说:嘿嘿,糊了。看嘛,糊了!
桌子上有半碗黑糊糊的排骨。不知道他是怎么热的,居然搞糊了。
我再次问:你中午吃的啥?
天蓝笑:嘻嘻,蛋炒饭。
我说:我和爸爸觉得,你中午居然没有饿着肚子,很好。奖励你一下,我们出去吃火锅。
天蓝说:我觉得可以吃串串还好些。
我说:吃串串也可以。
天蓝说:我觉得天黑了,吃串串也还可以,嘿嘿。他的音调很高,看得出来很兴奋。
趁着爷俩准备时,我整理衣柜。
天蓝说:妈,你晓得不,有地震发生。
我回答:不知道,你是怎么知道的?哪个地方?哪个时间有地震呢?
天蓝说:我跟你说嘛,有地震,我都没有感觉。嘿嘿嘿嘿,有地震,我都没有感觉。
我问:哪个地方,哪个时间有地震嘛?
天蓝说:我跟你说嘛,有地震,我都没有感觉。晓得是昨天还是今天罗,不晓得哪个地方有地震,我都没有感觉。嘿嘿嘿嘿
天蓝对时间是表达不清楚的,但他说得很兴奋。
一会儿后,爸爸钻进房间对我说:我跟你说,我是在手机上看到这个新闻的,他说的是真的。爸爸的声音里也透着兴奋。
我问:你是不是对你家天蓝刮目相看了?
爸爸问:娃儿,你从哪点晓得发生地震的?
天蓝很开心:嘿嘿。电视上说的,那排字说了的发生地震了。我不晓得哪个地方发生地震了,嘿嘿,有地震,我都没有感觉。
爸爸很欣喜,我也很欣喜,孩子也很欣喜。我们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。
原来父母的赞美和看见孩子的优点,觉察孩子的感受,也会反过来滋养自己。
“你真棒”!原来赞扬的不仅仅是孩子,也是自己!这就是贺妈说的“爱的流动”!
孩子总是说“不”,原来是在模仿我们
到了火锅店,孩子很兴奋。爷俩在自助区里拿着油料和串串儿,拿过来之后,我当时就觉得两爷子拿的太多了。但是我没有埋怨,毕竟已经学习过了——不会说话,就闭嘴。
中途加菜的时候,孩子就想把串串煮到锅里,爸爸说:不要再煮了,不要再煮了。孩子就一下愣住了,眼睛往我这边瞟。当时我想:难道斜眼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?
孩子看上去很紧张、很害怕的样子。我赶忙说:我们把锅里的吃完了再煮吧。
天蓝嘴巴里重复着:把锅里的吃完了再煮吧。
然后没有再继续往锅里煮东西。
孩子喝饮料,当他拿第三瓶的时候,我和他爸说:哎,这是第三瓶了,不能再喝了,就是后一瓶。
天蓝斜着眼瞟着我说:“第三瓶,喝完就不喝了吗?”
“对头,这是第三瓶,喝完了就不喝了。”我和他爸爸齐声说。
“你选的是啥饮料嘛,给我们说说”。
“我给你们说嘛,这是汽,水,黑, 龙, 江,产的”。
这一幕让我想到了,天蓝十岁的时候,我们和亲戚一起吃火锅。当时,孩子就特别喜欢把盘子端起来,把菜放到锅里。我们当时严厉地阻止了他,然后孩子就开始了哭闹……当时,我就觉得孩子不听话,太难带了。但是,如今,当这一幕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。我发现,原来是我把孩子的自主性、掌控感给抹杀了。
是的,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探索,给他“规则内的自由”,我觉得孩子很多说“不”的动作和语言其实都是在模仿我们。
确实,家长是原件,孩子是复印件。
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成长自己,然后孩子才能成长起来。
他和我,变成“我们”,才能撑起这个家
用“我们”,用一人称说话,好好说话,说人话,感知、觉察自己和别人的感受。及时回应孩子(家人)的感受,做到及时鼓励。
要么不说话,要么开口就说“我们”,找到可以赞美的点,对他人点赞。
让孩子体验到不同的可能性,允许他自己做尝试!
我要慢下来,给别人机会。
人都需要有生活的重心,我要争取为孩子设计、创造一个属于他的生活重心。
期待有一个美好的未来,这个未来是梦想,是值得想,敢想,敢做!
好公民!好帮手!好家人!好照顾!想到了全生命周期给予的支持,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好像都需要,只是不同的人,在不同的周期,不同的状态待的时间不一样而已。
我想到了汉字“人”,这个“人”字,是互相支撑的。贺妈说我“不懂得寻求帮助。”还给我们提供了话术。我想以后多用用这些话术。多想想自己和他人的需要——安全感、存在感、掌控感、价值感、成就感。支持家人、看见他,请求他,需要他,他和我一起,共同变成了“我们”,才能撑起这个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