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是孩子的一任老师,家长改变1%,孩子改变99%,进步100%。5月27日-28日,“协同合作,守护成长,共创未来”乐一融合第20期星儿家长公益培训班在乐一融合双碑校区顺利开展。
很多家长觉得对孩子有愧,觉得家里有一个特殊孩子是一件很丢人,不敢跟外人说的事情。但是,贺小燕老师告诉家长们:家里有一个特殊孩子,是因为我们是个好人,上天知道这个孩子只有在我们家才能被更好地对待,能接受更好的教育,所以才放心把这个孩子交给我们。
因为临时工作安排,贺小燕老师只能通过连线直播的形式为大家分享。尽管因为网络和技术原因,现场体验欠佳,但很多家长听到这句话后还是不禁潸然泪下。
放下了心理负担,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考虑特殊孩子的康复目标是什么,孩子们的未来在哪里。
贺小燕老师让家长们参与体验,让他们切实感受方向和方法的重要性。针对好照顾、好家人、好帮手、好公民四个层次的康复目标,家长和老师分别可以怎么做?现场金句频出——
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;方法不对,干得很累。
只要有目标,方法自然来。
孩子学不会,是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体验太少了!
我们相信孩子行,不行也行;我们觉得孩子不行,行也不行!
没有耐心,是因为急于求成。不能坚持,是因为看不见希望……?
如何读懂我们眼前的孩子?
如何说,孩子才会听
怎么做,孩子才会懂?
如何协同家庭成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?
很多时候,孩子们出现的所谓不恰当行为,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?
为什么孩子做不到?
是不是我们给孩子的任务太难了?是不是我们讲的内容孩子没听清?没听懂?是不是孩子的能力还不能达到坚持听完一堂课?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需要调整?是不是我们给的支持方式不对?是不是我们支持得不够及时?是不是现场环境的干扰因素没有及时排除?给孩子的训练内容是否能满足孩子的需要?孩子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或动机?
两天时间,乐一融合的讲师团队用不同的方式分享着同一个主题:好好说话,让家更和谐,让孩子进步更大。
“我很后悔之前的培训班被我错过了,学习了两天,我发现爱孩子就是要给孩子更多的体验,但是我日常给到孩子的都是限制。”一个特殊孩子的爷爷,70岁的高龄老人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学习着,在培训期间,拉着我们的讲师如此感慨。
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,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我们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,孩子就会有改变,但事实上,很多时候,是要先改变我们自己,给孩子恰当爱,会比给孩子全部的爱更重要。作为父母或孩子的老师,我们天生就会是懂孩子的那个人。放下焦虑和执念,就能找到我们跟孩子之间的那道桥梁。
这次培训现场有几位年长的长者,他们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。这几位长者让人十分感动,他们不仅全程参与互动,还一直在用心记笔记,用心听老师们分享,并在各类活动中,作为支持者在支持身边的其他家长。
暄暄奶奶介绍,因为父母离婚,孩子的康复费用都是老人家的退休金在维持,孩子已经到了入小学的年龄,但依然没有想过放弃孩子的康复训练,因为孩子一直是自己照顾,必须要不断地学习,才能让孩子进步大一点,让孩子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。
作为现场的讲师,贺秀蓉老师感叹:长者都在努力学习,都在为孩子的康复努力,我们作为老师,作为孩子的父母,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,不改变,不进步呢?